湖北日報訊 記者孫國平 梁曉瑩 饒揚燦 彭煜 通訊員方周圓
  這些天來,各地到鄖縣考察學習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的人一撥接一撥,他們一路看一路問,直呼“震撼”、“不易”、“開竅”!
  短短3個年頭,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,一改過去“撒胡椒面”的做法,共整合財政涉農專項資金12.87億元,撬動社會資金26.54億元,將這些資金捏合一起,重點投向特色產業、重點村和新農村重點片區項目建設,整齣山鄉大變,贏得上下滿意。
  一項歷史使命 逼出唯一抉擇
  “逼上梁山啊!”談及涉農資金整合,鄖縣縣委書記胡玖明風趣地說。
  2011年至2012年,正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關鍵期,鄖縣要完成近3萬內安移民,而資金缺口高達18.4億元!
  “唯一抉擇就是集中財力,重點推進。”幾經討論,縣委、縣政府態度明確。
  壓力顯而易見。縣決策層清楚,整合資金難就難在觸及部門利益。發改、農業、國土、交通等20多個部門好不容易從各個“條條”爭取來的涉農資金,現在要被“塊塊”整成一桌菜。“整合後,我們的功勞怎麼算”“‘挪用’上級部門的專項資金,明年還能要到錢”
  不解、抱怨甚至會上拍桌子,縣委、縣政府承受著巨大壓力。
  “百姓利大,個人利小。為官一任,應有擔當!”重壓面前,縣委一班人擰成一股繩。
  主動徵得省有關部門支持後,縣委、縣政府強力推進。對年度內的重點項默實行高標準規劃、高質量建設、連片整體推進。整合各部門資金,“各炒一盤菜,共辦一桌席”,乾成了過去想乾而難乾成的大事——
  柳陂鎮卧龍崗社區,全縣63個移民安置點之一。整合移民、扶貧、國土、農機等部門的1.2億元涉農資金,建起130多棟小別墅,1200畝蔬菜基地,5000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廣場。與之相鄰的柳陂新集鎮和挖斷崗、青龍山、劉家橋等8個村連片開發,建築風格、道路交通、基礎設施等高標準規劃建設。如今的柳陂片區,初現“江面碧波蕩漾、道路綠樹成蔭、房屋鱗次櫛比、農民安居樂業”的新農村畫捲。
  以移民安置為緣起的整合,收效顯著。同時,涉農各項大事上,整合大幕全面拉開。
  一條成功路徑 催生處處嬗變
  19日清超氤氳寒霧中,譚家灣鎮五道嶺村的蔬菜大棚連綿向遠。
  農婦張建華早早來到育秧大棚,只見幼嫩的辣椒和西葫蘆苗情甚好,“就是黃瓜長不出個兒”,她一臉焦急。
  張建華家過去種水稻,年收入不到2萬元。去年,村裡免費給大家支起大棚,她家一年種菜收入達5萬元。
  五道嶺村曾是鄖縣重點貧困村。2012年,村裡用土地整理專項資金整好900多畝土地,再整合住建、能源、水利等部門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發展蔬菜產業。如今,村裡共建起900多畝蔬菜大棚和500多畝茶葉基地,140多戶農民加入村蔬菜專業合作社,每戶純收入3萬元。
  今年,合作社社員擴大到200戶,幾近全村一半。
  村支書李明國向我們報喜:“合作社與壽康永樂合作種銷的事兒昨簽合同了。”
  壽康永樂是十堰知名的連鎖超市,這次共向合作社訂購了黃瓜、西葫蘆、西紅柿、辣椒、萵筍等近10個品種。
  資金整合使用,為一批貧困村打造致富產業。楊溪鋪鎮楊溪鋪村有座大尖山,700畝木瓜林今秋可全部掛果,林下套種的油菜、小麥鬱郁蔥蔥。鎮長雷濤說,大尖山過去是座石渣子荒山,前年利用國土部門的移土培肥項默為貧瘠的大尖山增加了近40釐米肥土層,並整合水利、農業等部門專項資金,建起了全縣木瓜產業示範園。
  “整合確實好。如果還像過去那樣下麻風雨,月亮還是那個月亮。”雷濤說。
  整合投入“一箭雙雕”,不僅讓村民脫貧致富,還成為放大“捆綁效應”的引爆點。
  一根巧妙杠桿 放大捆綁效應
  來到縣城西部的子胥湖生態新區建設工地,同行的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金燕感嘆“一天一個樣”。
  新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,總投資56億元。項目全部完工後,精彩紛呈的主題公園、蝶飛蜂舞的花卉谷、綠意盎然的苗木園和連綿千畝的果茶園,將成為都市人棲息休閑的勝地。
  “2012年開始投資時,只想搞個苗圃基地。”子胥湖集團工程公司總經理張啟明回憶。
  “你來投資新區建設,我們做好配套!”胡玖明一番話,給集團董事長周偉吃下定心丸。去年,縣裡整合農業、林業等涉農項目資金8600萬元,子胥湖集團跟進投入,共完成投資6億元,啟動了千畝生態茶園、金崗村土地治理、洞耳河安全飲水等一大批民生項默涉及12個村。
  今年,政府將整合涉農資金1.08億元,新區再投近12億元,陸續開建306省道景觀一級路、生態主題公園、歡樂半島等十大項目。
  整合,讓越來越多社會資本紛至沓來。
  18日,縣規劃局四樓會議室,安陽湖·綠谷項目建設規劃評審會上,項目投資人吳漢剛突然改了主意——
  “剛纔縣領導承諾,給我2000多萬元涉農配套資金,希望我把規劃層次做得更高。我信心更足了,決定追加一倍,投資10個億!”這個項目在安陽鎮青龍村,規劃總面積9090畝。5年後,這裡將崛起集生態、宜居、休閑、游樂於一體的綠色產業體驗區。
  短短3年,鄖縣整合移民後扶、水利建設、土地整理等涉農資金1.77億元,撬動社會資金15.4億元,讓柳陂、鮑峽、青曲和子胥湖四個片區煥然一新。
  “現在是皆大歡喜。”胡玖明說,“大整辦大事、小整辦小事、不整難辦事”已成為上下共識,少數幹部從原先被動的“硬碰硬”,變成主動對接的“實打實”。
  一個目標理念 整合上下之心
  元月8日,縣農業工作會上,縣發改局等21個部門代表齊刷刷上臺,高高興興領回89萬元獎金。他們紛紛表態:明年還要跳起來摘桃子,向上爭取更多資金,為整合出力。
  省部分廳局負責人也告訴記者,鄖縣整合資金,並未改變資金用途,思路清晰,環環落實,我們憑什麼不支持連續3年,省相關部門連年追加扶持資金。這讓鄖縣幹部們整合的信心更足了。
  摸石頭過河,步子越來越穩健、靈活。針對一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項默鄖縣嘗試跨年度、跨層級整合,一次性投入建設,先建成先受益——
  去年,鄖縣將今年資金提前調度,一次性投入1億元,實現全縣義務教育均衡達標;爭取省支持資金4600萬元,市、縣共投資11億元,省市縣三級攜手建成鄖縣至十堰一級公路。
  整合聚攏了人心,也引人思考:財政涉農資金的“藥引子”作用,為何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地方不明顯,而在鄖縣這般漂亮
  採訪中,我們得到答案:有實事求是的頂層設計,有四兩撥千斤的政府智慧,有愛民富民的無私情懷,更有敢於改革、勇涉險阻的責任擔當,惠民的好事就一定能辦成。
  今年,鄖縣將整合各類資金20億元,其中涉農資金5.9億元,社會資金14.1億元。
  志在打造生態濱江新區的鄖縣,又將續寫涉農資金整合的新精彩!
  (原標題:五指攥成拳 捆綁辦大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33jjak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